<form id="fdhpj"></form>

        成語故事:不可多得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68
        東漢末年,有個名叫禰(mi,舊讀ni)衡的著名文學家。他博學多才,善于論辨,寫文章又快又好,只是相當自傲,好與人爭斗。當時的名士孔融非常欣賞他,認為他是一個出類拔萃的人物,特地寫了薦表,把他推薦給漢獻帝。   在薦表中,孔融盛贊禰衡有驚人的...

        「覆鹿尋蕉」的成語故事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61
        從前鄭國人在野外砍柴,看到一只受傷的鹿跑過來,就把鹿打死,擔心獵人追來,就把死鹿藏在一條小溝里,順便砍了一些蕉葉覆蓋。天黑了,他想找到死鹿扛回家,可惜怎么也找不到。于是他只好放棄,就當作自己做了同樣的夢罷了...

        成語“一毛不拔”的故事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83
        出處《孟子 盡心上》楊子取為我,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也。墨子兼愛,摩項放踵,利天下,為之。釋義一根汗毛也不肯拔比愉非常吝嗇自私。故事墨子,名翟,是站國時期的大思想家,是墨家學派的創始人:他主張“兼愛”,反對戰爭。差不多與墨子同一時期,有一位...

        「厲兵秣馬」成語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93
        春秋時期,秦國、晉國聯合圍攻鄭國,鄭國派大臣燭之武單獨與秦國結盟,按約秦國派杞子、逢孫和楊孫率軍駐在鄭國,秦國退兵。杞子派人偷偷回國要秦穆公出兵,秦軍就大舉進攻,鄭國商人弦高冒充使臣警告秦國,秦國只好攻打滑國...

        「竹頭木屑」的成語故事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97
          陶侃,字士行,東晉鄱陽人,后來遷居廬江潯陽,是晉末著名文學家陶淵明的曾祖父。由于他為西晉統治者“一貫盡忠”,從縣吏一直做到荊、江二州刺史,并掌管其他六州軍事,成為當時最有實力的人物。但他戎馬生涯四十余年,卻始終保持著勤儉節約的作風,還經...

        「鐵面御史」成語故事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89
        宋朝時期,翰林學士曾公亮聽說趙抃是一個敢怒敢言的忠義之士,雖然沒有見過面,但還是向皇帝推薦他為殿中侍御史。趙抃上任后,目睹朝廷的種種弊端,他浩然正氣堤上書彈劾權貴。由于他剛直無私,人稱“鐵面御史”...

        成語故事“囫圇吞棗”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59
        有個人曾經對人們說:“吃一點梨,對人的牙齒有好處,但是吃多了,會傷脾的;棗呢,正好與之相反,雖然可以健脾,但吃多了會對牙齒有害?!甭牭娜酥幸粋€人聽了,想了想,說:“吃梨時,只嚼不咽,還會傷脾嗎?吃棗時,我不嚼,一口吞下去,這不就可以保護牙齒...

        「黨同伐異」成語故事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67
        公元前141年,劉徹即位,史稱漢武帝。他當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詔書,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諸侯、郡守推賢良文學之士。詔書下達后不久,各地送來了一百多個有才學的讀書人。武帝命他們每人寫一篇怎樣治理國家的文章,其有有個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寫得不錯,武帝親自...

        成語故事「騎龍弄鳳」形容什么意思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61
        春秋時期,秦穆公嬴任好的女兒愛上善于吹簫的簫史,跟他學起吹簫。秦穆公成全了他們的愛情,同時為他們建立一座宮殿鳳臺。弄玉很快學會了吹簫,他們在鳳臺吹簫,引來了一只鳳凰前來傾聽,并伴著優美的樂聲飛舞,鳳凰把他們兩人接上天去...

        關于“屠龍之技”的成語故事

        2024年10月26日成語故事110
        從前朱評漫想學一門別人都不會的絕技,就把家產變賣出門拜師學藝。三年后學成歸來,給人介紹如何殺龍的方法,大家都很羨慕他,孩子們要求看他的殺龍寶刀,一個老頭說殺龍的絕技雖然好,但現在根本沒有龍可殺,朱評漫這才恍然大悟...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