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老羆當道”的成語故事
“老羆當道”的成語故事:
南北朝時期,王羆任華州刺史,修筑城墻加強防御。神武派韓軌、司馬子如率軍前去偷襲華州,王羆絲毫也沒有發覺,敵人爬上城墻時他還在睡覺。見有動靜,王羆赤身裸體拿起大棒迎敵,大聲喝道:“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關于老的成語及其解釋
老 字開頭的成語:
老蚌生珠
喻人有賢子。亦稱頌人老而得子
老蚌珠胎
猶老蚌生珠。多指老而得子
老蠶作繭
謂年老猶作繭自縛
老成持重
經驗豐富,老練穩重
老成練達
穩重老練,通達事理
老成煉達
同“老成練達”
老大帝國
古老的大國。常指古老積弱的舊中國
老大徒傷
見“老大徒傷悲”
老大徒傷悲
年老時一事無成,徒然悲傷
老大無成
年紀很大而一事無成
老當益壯
謂年雖老而志更壯。語出《后漢書·馬援傳》:“捍援呴轉游隴漢間,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br>老調重彈
比喻把陳舊的理論、主張重新搬出來
老鶴乘軒
《左傳·閔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焙笏煲浴袄销Q乘軒”比喻濫廁祿位
老驥伏櫪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焙蟪R杂饔兄局侩m年老而仍有雄心壯志
老驥嘶風
見“老馬嘶風”
老奸巨猾
指閱歷很深,老于世故,而手段又極其奸詐狡猾者
老奸巨猾
見“老奸巨猾”
老奸巨猾
指閱歷很深,老于世故,而手段又極其奸詐狡猾者
老萊娛親
元郭居業《二十四孝》記古今孝子二十四人事跡,其一為《戲采娛親》,記老萊子事親故事
老馬識途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乃放老馬而隨之,遂得道?!焙笠蛞浴袄像R識途”比喻對某事富有經驗,能為先導
老馬嘶風
喻人老而猶有雄心
老馬為駒
御老馬如駒。喻失敬老之禮?!对姟ば⊙拧そ枪罚骸袄像R反為駒,不顧其后?!编嵭{;“比喻幽王見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顧念后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將然。”一說比喻年雖老而猶有壯心,不慮后之難及。朱熹集傳:“如老馬憊矣,而反自以為駒,不顧其后,將有不勝任之患也?!惫室嘁杂鞑灰岳线~為嫌
老謀深算
周密的籌畫,深遠的打算。形容人辦事精明老練
老牛舐犢
喻愛子之情。牛愛其犢,常舔之。舐,舔
老羆當道
《北史·王羆傳》載:王羆除華州刺史,“嘗修州城未畢,梯在城外。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合外洶洶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卑?,宋王安石《輒次公辟韻書公戲語申之以助發一笑》詩:“老羆豈得長高臥,雛鳳仍聞已間生?!奔从么说?。后亦喻猛將坐鎮要沖。亦作“老熊當道”
老婆當軍
歇后語。謂充數,沒有用處
老氣橫秋
①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币运獨獬淙锟招稳萑藰O其嚴肅的神氣。后轉以“老氣橫秋”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多用以形容沒有朝氣或擺老資格。②形容樹木蒼老挺拔的氣勢
老弱殘兵
原指軍隊中因年老、體弱或受傷而沒有戰斗力的兵士。后用以比喻年老體弱、能力較差的人
老身長子
己身已老,兒子長大。謂終身
老生常談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飏曰:‘此老生之常譚?!`答曰:‘夫老生者見不生,常譚者見不譚?!蹦铣蝿⒘x慶《世說新語·規箴》作“常談”。原指年老書生的平凡議論,后泛指講慣了的老話
老樞能解
相傳唐白居易作詩,必先令老嫗聽之,不解則重作。見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后用以形容詩文淺顯明白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人或事物,人人痛恨
老死不相往來
謂人們到老到死互相之間都不交往。形容彼此一直不發生聯系
老死牖下
①語本《儀禮·士喪禮》:“死于適室,幠用斂衾?!编嵭ⅲ骸凹矔r處北牖下,死而遷之當牖下?!焙笠蛞浴袄纤离幌隆敝^終其天年。②喻碌碌終生
老態龍鍾
形容老年人身體衰老,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老王賣瓜
比喻自己稱贊自己的貨色或本領等
老熊當道
見“老羆當道”
老羞變怒
見“老羞成怒”
老羞成怒
因惱恨羞愧而發怒
老醫少卜
謂醫者以年老為貴,卜者以年少為貴
老于世故
富有處世經驗。多含貶義
老子長孫
養育子孫,使之長大成人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老的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老的開頭的成語有哪些 :
老師宿儒、
老當益壯、
老驥伏櫪、
老生常談、
老態龍鐘、
老淚縱橫、
老弱病殘、
老奸巨猾、
老成持重、
老著臉皮、
老死不相往來、
老八輩子、
老弱殘兵、
老而不死是為賊、
老虎頭上撲蒼蠅、
老謀深算、
老調重彈、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實巴交、
老鶴乘軒、
老大無成、
老獾叼的、
老鼠搬姜、
老于世故、
老氣橫秋、
老而彌堅、
老成之見、
老蚌生珠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求 周書.王羆列傳 文言文的譯文和原文
原文王羆字熊羆,京兆霸城人。羆質直木強,處物平當,州閭敬憚之。魏太和中,除殿中將軍,稍遷雍州別駕,清廉疾惡,勵精公事。后以軍功封定陽子,除荊州刺史。粱復遣曹義宗圍荊州,堰水灌城,不沒者數。時既內外多虞,未遑救援,乃遺羆鐵券,云城全當授本州刺史。城中糧盡,羆乃煮粥與將士均分食之。每出戰,常不擐甲胄,大呼告天日:“荊州城,孝文皇帝所置。天若不佑國家,使箭中王羆額;不爾,王羆須破賊。”屢經戰陣,亦不被傷。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閣外洶洶有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逐至東門,左右稍集,合戰破之。軌遂投城遁走。文帝聞而壯之。時關中大饑,征稅人間谷食,以供軍費?;螂[匿者,令遞相告,多被蒡捶,以是人有逃散。唯羆信著于人人莫有隱者,得粟不少諸州,而無怨讟。文帝以華州沖要,遣使勞羆,令加守備。及神武至城下,謂羆曰:“何不早降?”羆乃大呼曰:“此城是王羆家,死生在此,欲死者來!”神武不敢攻。 羆性儉率,不事邊幅。嘗有臺使至,羆為設食,使乃裂去薄餅緣。羆曰:“耕種收獲,其功已深,舂爨造成,用力不少,爾之選擇,當是未饑?!泵笥页啡ブ?。使者愕然大慚。又客與羆食瓜,客削瓜皮,侵肉稍厚,羆意嫌之。及瓜皮落地,乃引手就地取而食之。]客甚愧色。性又嚴急,嘗有吏挾私陳事者,羆不暇命捶撲,乃手自取靴履,持以擊之。每至享會,自秤量酒肉,分給將士。時人尚其均平,嗤其鄙碎,羆舉動率情,不為巧詐,凡所經處,雖無當時功跡,咸去乃見思。業翻譯王羆字熊羆,是京兆霸城人。王羆剛直倔強,處事公平,州郡人對他又敬又怕。魏太和年間,被任命為殿中將軍,不久升為雍州別駕,他為人清正廉潔,疾惡如仇,勤于公事。后來因為軍功被封為定陽子,任命他做荊州刺史。梁國又派曹義宗圍攻荊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頭只有幾塊墻板的距離。當時內外多事,沒有余暇救援,于是授給王羆鐵券,說如果能保全城池,則當授他為該州刺史。城中糧盡,王羆煮粥,與將士們均分而食。每次出戰,不曾穿盔戴甲,對天大呼道:“荊州城為孝文皇帝設置。上天如果不保佑國家,就讓賊箭射中我的頭,否則,王羆 必將破賊。屢次作戰,也不曾受傷。齊神武帝派韓軌、司馬子如從黃河東岸乘夜渡河,偷王羆,王羆沒有發覺。等到天亮,韓軌的將士已經登梯入城。王羆還沒有起床,聽見門外鬧哄哄的,便光著身子,露著頭發,光著腳,起一根木棒,大呼而出,說道:“老羆當道臥,貉子怎能過!” 敵人見了,驚慌后退 。王羆追到東門,部下也有一些人趕到,合力擊敗敵軍。韓軌的將士只得棄城逃跑。文帝聽說后,贊許王羆豪壯。當時關中饑荒嚴重,征調民間糧食,以供軍用。有隱藏者,命令互相告發,很多人遭受拷打,也有人因此逃散。只有王羆向來計信用,轄境中無人隱藏糧食,征得的糧食也不比別的州少,而且沒有怨言。文帝認為華州是險要之地,派使者犒勞王羆,讓他嚴加守備。等到齊神武兵臨城下,對王羆說:“為什么不及早投降?”王羆大呼道:“此城就是我王羆的家,生死在此,想死的過來!”齊神武不敢進攻。王羆為人儉樸直率,不修邊幅。有一次,朝廷派來一位使者,王羆為他設下飯肴。使者竟然把薄餅的邊緣撕去。王羆說:“耕種收獲,已經不易,去殼加火,費力不少,你這種做法,恐怕是不餓。”命令隨從將飯肴撤走。使者大驚,十分慚愧。又一次,一位客人與王羆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很厚,王羆不高興。等到瓜皮落到地上,王羆就從地上揀起來吃。客人神色很慚愧。他為人又嚴厲急躁,曾經有一名小吏挾私憤報告事情,王羆來不及下令拷打,竟拿起自己的靴子去打他。每次宴會,王羆都親自稱量酒肉,分給將士。當時的人推崇他為人平均,嘲笑他為事瑣碎。王羆的舉止出自真情,不做巧詐之事,凡是他所任過職的地方,雖然在當時沒有什么功跡,在他離任后卻都思念他。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老羆當道”一詞的來歷?
老羆當道 拼音: lǎo pí dāng dào 典故: 比喻猛將鎮守要塞。 出處: 《北史·王羆傳》:“羆除華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例子: 老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清·錢謙益《元日雜題長句八首》之五)參考資料:http://chengyu.laoman.com/6113.htm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王羆列傳》 譯文
譯文:王羆字熊羆,是京兆霸城人。王羆剛直倔強,處事公平,州郡人對他又敬又怕。魏太和年間,被任命為殿中將軍,不久升為雍州別駕,他為人清正廉潔,疾惡如仇,勤于公事。后來因為軍功被封為定陽子,任命他做荊州刺史。梁國又派曹義宗圍攻荊州,蓄水灌城,大水距城頭只有幾塊墻板的距離。當時內外多事,沒有余暇救援,于是授給王羆鐵券,說如果能保全城池,則當授他為該州刺史。城中糧盡,王羆煮粥,與將士們均分而食。每次出戰,不曾穿盔戴甲,對天大呼道:“荊州城為孝文皇帝設置。上天如果不保佑國家,就讓賊箭射中我的頭,否則,王羆 必將破賊。屢次作戰,也不曾受傷。齊神武帝派韓軌、司馬子如從黃河東岸乘夜渡河,偷王羆,王羆沒有發覺。等到天亮,韓軌的將士已經登梯入城。王羆還沒有起床,聽見門外鬧哄哄的,便光著身子,露著頭發,光著腳,起一根木棒,大呼而出,說道:“老羆當道臥,貉子怎能過!” 敵人見了,驚慌后退 。王羆追到東門,部下也有一些人趕到,合力擊敗敵軍。韓軌的將士只得棄城逃跑。文帝聽說后,贊許王羆豪壯。當時關中饑荒嚴重,征調民間糧食,以供軍用。有隱藏者,命令互相告發,很多人遭受拷打,也有人因此逃散。只有王羆向來計信用,轄境中無人隱藏糧食,征得的糧食也不比別的州少,而且沒有怨言。文帝認為華州是險要之地,派使者犒勞王羆,讓他嚴加守備。等到齊神武兵臨城下,對王羆說:“為什么不及早投降?”王羆大呼道:“此城就是我王羆的家,生死在此,想死的過來!”齊神武不敢進攻。王羆為人儉樸直率,不修邊幅。有一次,朝廷派來一位使者,王羆為他設下飯肴。使者竟然把薄餅的邊緣撕去。王羆說:“耕種收獲,已經不易,去殼加火,費力不少,你這種做法,恐怕是不餓?!泵铍S從將飯肴撤走。使者大驚,十分慚愧。又一次,一位客人與王羆吃瓜,客人把瓜皮削得很厚,王羆不高興。等到瓜皮落到地上,王羆就從地上揀起來吃??腿松裆軕M愧。他為人又嚴厲急躁,曾經有一名小吏挾私憤報告事情,王羆來不及下令拷打,竟拿起自己的靴子去打他。每次宴會,王羆都親自稱量酒肉,分給將士。當時的人推崇他為人平均,嘲笑他為事瑣碎。王羆的舉止出自真情,不做巧詐之事,凡是他所任過職的地方,雖然在當時沒有什么功跡,在他離任后卻都思念他。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一中人老是不是成語?
不是的,有一語中的
一語中的的成語意思及歇后語
中文發音: yī yǔ zhōng de。
成語解釋:見“一語破的”。
成語出處:馬南邨《燕山夜話 - 交友待客之道》:“這是把虛心看做交友待客的根本態度,真可謂一語中的,抓住了要害。”
成語造句:王朔《你不是一個俗人》:“‘還得馮先生,一語中的。’丁小魯笑問美萍:‘還走的動道么?’”
成語使用:作謂語、定語;指說話中肯
褒貶解析:中性成語
近義詞:一語破的
『包含有“老”字的成語』
“老”字開頭的成語:(共46則) [l] 老蚌生珠 老蚌珠胎 老成持重 老成見到 老成練達 老蠶作繭 老調重談 老大無成 老當益壯 老調重彈 老而不死 老而不死是為賊 老虎頭上撲蒼蠅 老虎頭上搔癢 老驥伏櫪 老江湖 老奸巨滑 老奸巨猾 老萊娛親 老淚縱橫 老馬戀棧 老邁龍鐘 老謀深算 老馬識途 老牛破車 老牛舐犢 老羆當道 老婆當軍 老氣橫秋 老弱殘兵 老實巴交 老死不相往來 老生常談 老鼠過街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老僧入定 老師宿儒 老天拔地 老態龍鐘 老王賣瓜 老羞成怒 老朽無能 老嫗能解 老于世故 老有所終 老之將至
第二個字是“老”的成語:(共42則) [a] 安老懷少 [b] 筆老墨秀 [d] 地老天荒 地老天昏 [f] 返老歸童 返老還童 反老還童 負老提幼 負老攜幼 扶老攜幼 [g] 告老還家 告老還鄉 告老在家 [j] 敬老慈少 敬老慈幼 敬老慈穉 菊老荷枯 敬老憐貧 敬老恤貧 敬老尊賢 [n] 虐老獸心 [q]七老八倒 七老八十 卻老還童 [r] 人老珠黃 [s] 師老兵?!熇媳啤∩喜∷馈∪纤纳佟∪衔甯t] 天老地荒 嘆老嗟卑 [w] 未老先衰 [x]攜老扶弱 恤老憐貧 惜老憐貧 學老于年 [y] 遺老孤臣 以老賣老 倚老賣老 養老送終 遺老遺少
第三個字是“老”的成語:(共31則) [b] 波瀾老成 飽饗老拳 飽以老拳 不知老之將至 [c] 滄浪老人 陳言老套 [d] 打死老虎 [g] 官倉老鼠 狗逮老鼠 過街老鼠 [h] 后臺老板 [j] 久慣老誠 [k] 開山老祖 [l] 練達老成 [m] 貓哭老鼠 馬捉老鼠 [n] 男女老少 男女老小 男女老幼 [q] 妻兒老少 妻兒老小 [s] 少年老成 少年老誠 深山老林 識涂老馬 識途老馬 [t] 天王老子 [y] 一家老小 月下老兒 月下老人 [z] 斫輪老手
“老”字結尾的成語:(共39則) [b] 寶刀不老 寶刀未老 百年偕老 百年諧老 白頭到老 白頭偕老 [c] 長春不老 村夫野老 長生不老 [f] 馮唐已老 馮唐易老 [g] 貴少賤老 貴壯賤老 [h] 還年卻老 還年卻老 [j] 江東父老 家貧親老 [k] 開國元老 [l] 憐貧敬老 憐貧惜老 憐貧恤老 [q] 耆德碩老 青山不老 [s] 三朝元老 [t] 天長地老 田夫野老 天荒地老 天若有情天亦老 [w] 望梅閣老 無面目見江東父老 文章宿老 [x] 懸車告老 徐娘半老 攜幼扶老 [y] 養兒防老 遺黎故老 以老賣老 倚老賣老 [z] 長年三老
“老”字在其他位置的成語:(共9則) [b] 布袋里老鴉 [g] 隔山買老?!j]雞犬之聲相聞,老死不相往來 [s] 山上無老虎,猴子稱大王 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 [y] 養兒代老,積谷防饑 養兒待老,積谷防饑 養兒防老,積谷防饑 養子防老,積谷防饑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含有老的成語
老 字開頭的成語:
老蚌生珠
喻人有賢子。亦稱頌人老而得子
老蚌珠胎
猶老蚌生珠。多指老而得子
老蠶作繭
謂年老猶作繭自縛
老成持重
經驗豐富,老練穩重
老成練達
穩重老練,通達事理
老成煉達
同“老成練達”
老大帝國
古老的大國。常指古老積弱的舊中國
老大徒傷
見“老大徒傷悲”
老大徒傷悲
年老時一事無成,徒然悲傷
老大無成
年紀很大而一事無成
老當益壯
謂年雖老而志更壯。語出《后漢書·馬援傳》:“捍援呴轉游隴漢間,常謂賓客曰:‘丈夫為志,窮當益堅,老當益壯。’”
老調重彈
比喻把陳舊的理論、主張重新搬出來
老鶴乘軒
《左傳·閔公二年》:“冬十二月,狄人伐衛。衛懿公好鶴,鶴有乘軒者。將戰,國人受甲者皆曰,使鶴,鶴實有祿位,余焉能戰。”后遂以“老鶴乘軒”比喻濫廁祿位
老驥伏櫪
三國魏曹操《步出夏門行》:“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焙蟪R杂饔兄局侩m年老而仍有雄心壯志
老驥嘶風
見“老馬嘶風”
老奸巨猾
指閱歷很深,老于世故,而手段又極其奸詐狡猾者
老奸巨猾
見“老奸巨猾”
老奸巨猾
指閱歷很深,老于世故,而手段又極其奸詐狡猾者
老萊娛親
元郭居業《二十四孝》記古今孝子二十四人事跡,其一為《戲采娛親》,記老萊子事親故事
老馬識途
《韓非子·說林上》:“管仲、隰朋從於桓公而伐孤竹,春往冬返,迷惑失道,管仲曰:‘老馬之智可用也?!朔爬像R而隨之,遂得道?!焙笠蛞浴袄像R識途”比喻對某事富有經驗,能為先導
老馬嘶風
喻人老而猶有雄心
老馬為駒
御老馬如駒。喻失敬老之禮?!对姟ば⊙拧そ枪罚骸袄像R反為駒,不顧其后?!编嵭{;“比喻幽王見老人反侮慢之,遇之如幼稚,不自顧念后至年老,人之遇己亦將然?!币徽f比喻年雖老而猶有壯心,不慮后之難及。朱熹集傳:“如老馬憊矣,而反自以為駒,不顧其后,將有不勝任之患也?!惫室嘁杂鞑灰岳线~為嫌
老謀深算
周密的籌畫,深遠的打算。形容人辦事精明老練
老牛舐犢
喻愛子之情。牛愛其犢,常舔之。舐,舔
老羆當道
《北史·王羆傳》載:王羆除華州刺史,“嘗修州城未畢,梯在城外。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合外洶洶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按,宋王安石《輒次公辟韻書公戲語申之以助發一笑》詩:“老羆豈得長高臥,雛鳳仍聞已間生?!奔从么说洹:笠嘤髅蛯⒆傄獩_。亦作“老熊當道”
老婆當軍
歇后語。謂充數,沒有用處
老氣橫秋
①南朝齊孔稚珪《北山移文》:“風情張日,霜氣橫秋?!币运獨獬淙锟招稳萑藰O其嚴肅的神氣。后轉以“老氣橫秋”形容老練而自負的神態,現多用以形容沒有朝氣或擺老資格。②形容樹木蒼老挺拔的氣勢
老弱殘兵
原指軍隊中因年老、體弱或受傷而沒有戰斗力的兵士。后用以比喻年老體弱、能力較差的人
老身長子
己身已老,兒子長大。謂終身
老生常談
《三國志·魏志·管輅傳》:“飏曰:‘此老生之常譚?!`答曰:‘夫老生者見不生,常譚者見不譚?!蹦铣蝿⒘x慶《世說新語·規箴》作“常談”。原指年老書生的平凡議論,后泛指講慣了的老話
老樞能解
相傳唐白居易作詩,必先令老嫗聽之,不解則重作。見宋惠洪《冷齋夜話》卷一。后用以形容詩文淺顯明白
老鼠過街,人人喊打
比喻害人的人或事物,人人痛恨
老死不相往來
謂人們到老到死互相之間都不交往。形容彼此一直不發生聯系
老死牖下
①語本《儀禮·士喪禮》:“死于適室,幠用斂衾?!编嵭ⅲ骸凹矔r處北牖下,死而遷之當牖下?!焙笠蛞浴袄纤离幌隆敝^終其天年。②喻碌碌終生
老態龍鍾
形容老年人身體衰老,行動不靈便的樣子
老王賣瓜
比喻自己稱贊自己的貨色或本領等
老熊當道
見“老羆當道”
老羞變怒
見“老羞成怒”
老羞成怒
因惱恨羞愧而發怒
老醫少卜
謂醫者以年老為貴,卜者以年少為貴
老于世故
富有處世經驗。多含貶義
老子長孫
養育子孫,使之長大成人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老羆是什么意思
【成語】老羆當道 【拼音】lǎo pí dāng dào 【解釋】比喻猛將鎮守要塞。 【用法】作賓語;指猛將鎮守要塞 【結構】主謂式 【年代】古代 【近義詞】老熊當道 【同韻詞】劉毅答詔、鳳狂龍躁、翻黃倒皂、改容更貌、泡病號、母慈子孝、為天下笑、云迷霧罩、昊天不吊、好心好報《北史·王羆傳》載:王羆除華州刺史,“嘗修州城未畢,梯在城外。神武遣韓軌、司馬子如從河東宵濟羆,羆不覺。比曉,軌眾已乘梯入城。羆尚臥未起,聞閤外洶洶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卑?,宋王安石《輒次公辟韻書公戲語申之以助發一笑》詩:“老羆豈得長高臥,雛鳳仍聞已間生?!奔从么说洹:笠嘤髅蛯⒆傄獩_。亦作“老熊當道”。南北朝時期,王羆任華州刺史,修筑城墻加強防御。神武派韓軌、司馬子如率軍前去偷華州,王羆絲毫也沒有發覺,敵人爬上城墻時他還在睡覺。見有動靜,王羆赤身裸體拿起大棒迎敵,大聲喝道:“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老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濉ゅX謙益《元日雜題長句八首》之五(轉)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羆”字是什么意思?
羆 拼音: pí, 筆劃: 14
部首: 罒 五筆輸入法: lfco
基本解釋:
--------------------------------------------------------------------------------
羆
(羆)
pí
哺乳動物,體大,肩部隆起,能爬樹、游水。掌和肉可食,皮可做褥子,膽入藥。亦稱“棕熊”、“馬熊”、“人熊”。
筆畫數:14;
部首:罒;
筆順編號:25221121544444
詳細解釋:
--------------------------------------------------------------------------------
羆
羆
pí
【名】
棕熊〖brownbear〗,熊的一種,也叫馬熊或人熊,毛棕褐色,能爬樹游水。膽入藥
獨有英雄驅虎豹,更無豪杰怕熊羆?!珴蓶|《七律·冬云》
赤豹黃羆?!对姟ご笱拧ろn奕》
又如:羆九(古代傳說中的獸名);羆褥(羆皮褥子);羆貅(猶貔貅。古代傳說中的猛獸);羆虎(喻勇士)
相關詞語:
--------------------------------------------------------------------------------
熊羆之祥
熊羆
熊羆之士
熊羆入夢
熊羆百萬
赤羆
非熊非羆
非羆
非羆非熊
黃羆
貑羆
老羆當道
夢熊羆
夢兆熊羆
羆貅
羆九
羆虎
羆臥
批羆
羆褥來自公益成語:gyjslw.com
成語“老羆當道”擴展:
成語結構:主謂式成語感情色彩:褒義成語
常用程度:生僻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繁體成語:老羆當道
造句:老熊當道踞津門,一旅師如萬騎屯。(清 錢謙益《元日雜題長句八首》之五)
成語讀音:lǎo pí dāng dào
成語出處:《北史·王羆傳》:“羆除華州剌史……便袒身露髻徒跣,持一白棒,大呼而出,謂曰:‘老羆當道臥,貉子那得過!’敵見,驚退?!眮碜怨娉烧Z:gyjslw.com
成語簡拼:LPDD
近義詞:老熊當道
成語用法:老羆當道作賓語;指猛將鎮守要塞。
成語解釋:比喻猛將鎮守要塞。
成語注音:ㄌㄠˇ ㄆ一ˊ ㄉㄤ ㄉㄠˋ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