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m id="fdhpj"></form>

        包含“長”字的成語「長年三老」

        2022年08月14日成語大全121

        成語“長年三老”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zhǎng nián sān lǎo
        成語簡拼:ZNSL
        成語注音:ㄓㄤˇ ㄋ一ㄢˊ ㄙㄢ ㄌㄠ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四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聯合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成語出處:唐·杜甫《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捩舵開頭捷有神?!?來自gyjslw.com
        成語解釋:古時指船工。
        成語用法:長年三老作主語、賓語、定語;指船工。
        成語造句:宋·陸游《入蜀記》:“問何謂長年三老?云:‘梢公是也?!?br>成語謎語:船工

        成語“長年三老”的擴展資料

        1. 長年三老長歌里猜三個數字
        長年三老長歌里猜三個數字——答案:341。
        長年三老
        zhǎng nián sān lǎo
        【解釋】古時指船工。
        【出處】唐·杜甫《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捩舵開頭捷有神?!?br>【結構】聯合式成語
        【用法】作主語、賓語、定語;指船工
        【例句】宋·陸游《入蜀記》:“問何謂長年三老?云:‘梢公是也?!眮碜詆yjslw.com
        2. 長年三老長歌里猜三個數字
        長年三老長歌里猜三個數字——答案:369。
        長年累月?
        【拼音】 cháng nián lěi yuè
        【解釋】 長年:整年;累月:很多個月。形容經過了很多年月。
        【出處】 高纓《云崖初暖》:“她連一眼也不看那長年累月死尸般坐在火塘邊的阿侯蛤嫫?!?br>【舉例造句】 長年累月的埋伏與周旋,把游擊戰爭與秘密工作結合在一起。 ★陳 毅《十年》詩
        【拼音代碼】 cnly
        【近義詞】 天長日久、久而久之
        【反義詞】 一朝一夕、一時一刻
        【用法】 作賓語、定語、狀語;形容時間很長
        【英文】 year in year out來自gyjslw.com
        3. 什么是三老人員?
        三老人員是指建國前入黨的農村老黨員、老游擊隊員和老交通員。
        1、老干部:指連續擔任過村(大隊)黨支部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大隊長)滿6年以上,或累計擔任以上職務滿10年以上,年滿60歲以上已退離工作崗位的人員。
        2、老黨員:指具有40年以上黨齡,年滿60歲以上的農牧民黨員。
        3、老模范:指曾被地(州、市)級以上(含地、州、市級)黨委、政府授予“勞動模范”、“民族團結模范”、“三八紅旗手”、“優秀共產黨員”、“優秀黨支部書記”等榮譽稱號,年滿60歲以上的農牧民。
        擴展資料:
        根據寧波市委組織部、寧波市民政局、寧波市財政局《關于適當調整農村“三老”人員生活補助標準的通知》(市組通〔2005〕43號)精神,自今年7月起,調整農村“三老”人員的生活補助費?,F將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1、抗日戰爭期間(1937年7月7日至1945年9月2日)入黨的農村老黨員,每人每月補助標準從原來的1100元調整到1191元。(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數額2177元×50%÷12個月=91元/月)
        2、解放戰爭期間(1945年9月3日至1949年9月30日)入黨的農村老黨員,每人每月補助標準從原來的1080元調整到1171元。(同上)
        3、老游擊隊員、老交通員(紅色堡壘戶),每人每月補助標準從原來的894元調整到967元。(2017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數額2177元×40%÷12個月=73元/月)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三老人員來自gyjslw.com
        4. 長年三老的“長”讀哪個音
        長年三老(zhǎng nián sān lǎo)古時指船工,出處:唐·杜甫《撥悶》詩:“長年三老遙憐汝,捩舵開頭捷有神?!?br>來自gyjslw.com
        5. 什么是壺關三老,他們有什么著名的事跡或典故
        《高帝紀》,二年二月,令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與縣令、丞、尉,以事相教,復勿徭戍?!叭稀睘猷l官
        來自gyjslw.com
        6. “凡事要好,須問三老”,這個“三老”指的是什么?
        當一個人執意要做一件事情,而家中的長輩進行阻止的時候,很喜歡說的一句話就是“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為什么會這樣說呢?因為他們吃過的鹽比你吃過的米還要多,自然無論是經驗啊、人生閱歷啊都比年輕人多,所以有時候老人的建議未必是對的,但一定是需要你好好去考慮的。
        而在古時候,還有一句話和“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是類似的,即“凡事要好,須問三老?!边@句話先簡單來翻譯一下,即要想做好一件事情,必須多問問三老,那么,這個“三老”具體指的又是什么呢?
        實際上,早在先秦時期就有了三老的概念,比如《禮記》中有這樣的記載:“遂設三老五更,群老之席位焉?!庇帧笆橙衔甯诖髮W?!边@其中牽扯到一個“三老五更”職位的概念。
        根據唐朝孔穎達的注解,三老和五更是相通的,“皆老人更知三德五事者也”。三德即為正直、剛克和柔克,而五事即貌、言、視、聽、思。簡而言之,三老指的就是德高望重的老人,在先秦時期,天子設三老五更,而以父兄禮奉養這些德高望重的老人,在一定程度來說,這是天子以孝治天下的一種表現。
        當然,那時候的三老是一種職位,即由德高望重的老人來擔任,但并不是所有德高望重的人都是三老,就拿漢朝來說,漢高祖時期,“舉民年五十以上,有修行,能帥眾為善,置以為三老,鄉一人;擇鄉三老一人為縣三老?!?br>在此之前,一般就是有鄉三老,而劉邦又設了一個縣三老,三老的選擇條件并不苛刻,需滿足兩個條件,其一就是年五十以上,其二就是德高望重,在鄉里有一定的威望,也就是在鄉民之間有一定的話語。這兩點是成為三老的一個門檻,畢竟一個鄉只設一個三老,而縣里的三老是從鄉三老里選拔出來的。
        三老在當時主管教化,因其在鄉里的威望和影響力對當地的百姓進行教化,在很多時候,三老的作用就是調節鄉民的矛盾,當鄉里幾個家族有矛盾的時候,也可以找三老來做決斷,而因為三老的威望,一般他做出的決斷是很有說服力的,是大家都認可的一種行事方式。
        三老不僅為鄉民所敬重,朝廷對他們也格外的優待,皇帝自然也高看他們一眼,不僅僅是三老,還有一些其他的德高望重的老人。比如劉邦曾數次派人去請商山四皓出山,這四個人的威望就極高,不過他們一直看不上劉邦,所以一直不肯出山,后來呂雉為了兒子劉盈將商山四皓請了出來,而劉邦看到商山四皓在劉盈身邊來自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

        本文鏈接:http://www.5dyx.cn/post/8719.html

        久久久久久久无码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