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個字是“針”字的成語「綿里針」
成語“綿里針”的詞條資料
成語讀音:mián lǐ zhēn成語簡拼:MLZ
成語注音:ㄇ一ㄢˊ ㄌ一ˇ ㄓㄣ
常用程度:一般成語
成語字數:三字成語
感情色彩:中性成語
成語結構:偏正式成語
成語年代:古代成語
近義詞:綿里藏針
成語出處:元·王實甫《西廂記》第三本第四折:“得了個紙條兒恁般綿里針,若見玉天仙怎生軟廝禁?”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成語解釋:綿:絲棉。棉絮里面藏著針。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或軟中有硬;也比喻極其珍愛
成語用法:綿里針作賓語、定語;用于比喻句。
成語造句:高陽《胡雪巖全傳·平步青云》中冊:“夫婦倆的交談,針鋒相對,而且是‘綿里針’,勁道暗藏著?!?br>英文翻譯:with an iron hand in a velvet glove
成語“綿里針”的擴展資料
1. 關于“針”的成語【暗度金針】度:通“渡”,過渡,引申為傳授。后用于比喻秘訣。又借指幕后交易。
【步線行針】比喻周密布置。
【砭庸針俗】指救治凡庸鄙陋。砭:刺。古代用石針扎皮肉治病。
【穿針引線】使線的一頭通過針眼。比喻從中聯系、拉攏。
【穿針走線】像穿針走線活動樣地表演或行動。
【東海撈針】從大海底下撈取一根針,形容非常難達到目的。
【大海撈針】在大海里撈一根針。比喻極難找到。
【大海一針】在大海里撈一根針。比喻無從尋覓。
【頂門一針】針灸時自腦門所下的一針。比喻切中要害而能使人覺醒的言語舉動。
【大政方針】重大的政策與措施,引導事業前進的方向和指針。
【短針攻疽】攻:醫治;疽:毒瘡。用短針治療毒瘡。形容措施不當,難以奏效。
【頂針續麻】首尾相連,循環往復的一種文字游戲。如:成語接龍等。
【法灸神針】神奇的針灸技術。
【飛針走線】走:跑。形容縫紉技術非常熟練。
【滾芥投針】滾動芥耔把針投到小孔里。比喻事情進展緩慢,成效很小。
【海底撈針】在大海里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橫針豎線】指縫紉之事。
【見縫插針】比喻盡可能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空間或時間。
【金針度人】金針:比喻秘法,訣竅;度:通“渡”,越過,引伸為傳授。把高明的方法傳授給別人。
【金針見血】猶言一針見血。比喻說話簡短,切中要害。
【磨杵成針】把鐵棒磨成了針。比喻做任何艱難的工作,只要有毅力,下苦功,就能夠克服困難,做出成績。
【磨杵作針】形容只要肯下功夫,再難的事也能成。
【綿里藏針】綿:絲棉。棉絮里面藏著針。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也比喻柔中有剛
【綿里針】綿:絲棉。棉絮里面藏著針。形容柔中有剛。也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
【密針細縷】縷:線??p制得十分細密。比喻考慮事情極為周到。
【嚙檗吞針】檗:俗稱黃柏,味苦。嚙檗:食用黃檗,比喻食物之味如黃檗之苦。吞針:將針吞下,比喻食物極難入口。形容食物難以下咽。
【拼得工夫深,鐵杵磨成針】鐵杵:鐵棒槌。只要肯花大功夫,即使鐵棒槌也能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肯花力氣,事情一定能成功。
【如坐針氈】象坐在插著針的氈子上。形容心神不定,坐立不安。
【水底撈針】在水底下撈一根針。形容很難找到。
【俗耳針砭】俗:庸俗;砭:古代治病用的針砭;針砭:古人砭石為針的治病術。舊時指醫治庸俗的聽覺而使之高雅。
【蛇口蜂針】比喻惡毒的言詞和手段。
【上無片瓦,下無插針之地】頭頂上沒有一片瓦,肢底下沒有插針的地方。形容一無所有,貧困到了極點。
【鐵棒磨成針】比喻只要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同“鐵杵磨成針”。
【鐵杵成針】比喻只要有毅力,肯下苦功,事情就能成功。
【鐵杵磨成針】杵:舂米或捶衣用的棒。將鐵棒磨成細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鐵杵磨針】鐵杵:鐵棍。鐵棍子磨成繡花針。比喻只要有恒心,肯努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
【痛下針砭】針砭:古代以砭石為針的治病方法。比喻痛徹尖銳地批評錯誤,以便改正。
【挑針打眼】苛評,帶有一定程度的敵意的批評或評論。
【行針步線】比喻設計劃策。
【細針密縷】縷:線。針線細密。比喻工作細致或處理事情周到。
【細針密線】針線細密。比喻工作細致或處理事情周到。
【引線穿針】使線的一頭通過針眼。比喻從中聯系、拉攏。
【一針見血】一針就見血。比喻說話直截了當,切中要害。
【引針拾芥】比喻事物互相感應。
【一針一線】比喻極微小的東西。
【一針一缐】比喻細微的東西。缐,亦作“線”。
【針砭時弊】祥見:切中時弊
【針插不進,水潑不進】比喻一個集團非常排外,不容易打進去,也比喻一個人堅持已見,不聽別人的任何意見。
【針鋒相對】針鋒:針尖。針尖對針尖。比喻雙方在策略、論點及行動方式等方面尖銳對立。
【針尖對麥芒】比喻雙方都很利害,互不相讓。
【針芥相投】磁石引針,琥珀拾芥。指相互投契。
【針芥之合】磁石引針,琥珀拾芥。指相互投契。
【針芥之契】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因以之指相投契。同“針芥相投”。
【針芥之投】磁石引針,琥珀拾芥,因以之相投契。同“針芥相投”。
【針頭線腦】縫紉用的針線等物。比喻細微的事物。
【針頭削鐵】形容極力刮削搜刮。
【針頭線尾】縫紉用的針線等物。
【坐臥針氈】猶言如坐針氈。形容很不安寧。
【只要工夫深,鐵杵磨成針】比喻持之以恒,終必有成。功,亦作“工”。同“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
【只要功夫深,鐵杵磨成針】杵:舂米或搗衣的棒。諺語。比喻只要有決心,肯下功夫,多么難的事也能做成功。
【針針叢棘】針針:形容荊棘的刺尖銳如針。在帶著像針一樣尖刺的一叢叢的荊棘下面,形容環境惡劣。
********
說句題外話,干嘛隱身匿名,搞得我懷疑有人刷分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2. 針組詞有哪些
一、針的組詞:金針、火針、針筒、針線、針管、撞針、時針、耳針、針腳、針劑。
二、拼音: zhēn
三、基本字義:?
1、縫織衣物引線用的一種細長的工具:針線。
2、細長像針的東西:時針。
3、用針扎治?。横樉摹?br>4、注射用的器具和藥物:針頭。
擴展資料
一、筆畫順序:撇、橫、橫、橫、豎提、橫、豎。
二、筆順圖解:
三、詞語解釋:
1、針管 [ zhēn guǎn ]
注射器上盛藥水的管子,有刻度,用玻璃等制成。也叫針筒。
2、火針 [ huǒ zhēn ]
一種針刺療法,將特制的針的針尖燒紅,迅速刺入一定部位的皮下組織,并立即拔出。也叫燔(fán)針、淬針或燒針。
3、撞針 [ zhuàng zhēn ]
槍炮里撞擊子彈或炮彈底火的機件。
4、別針 [ bié zhēn ]
一種彎曲而有彈性的針,尖端可以打開,也可以扣住,用來把布片、紙片等固定在一起或固定在衣物上;別在胸前或領口的裝飾品,多用金銀、玉石等制成。
5、針砭 [ zhēn biān ]
砭是古代用來治病的石針,使用方法已失傳?!搬橅尽北扔靼l現或指出錯誤,以求改正。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3. 俠客風云傳前傳綿里針是誰的效果
俠客風云傳前傳玄冥神功怎么得?玄冥神功殘本學習條件玄冥神功是歐陽笑修習之內功,陰毒無比,且帶有百年前失傳的玄冥寒氣。獲取方法:在寒蝙洞中與歐陽笑戰斗的時候可以偷到玄冥神功。不過打死也會掉的,一切都是看臉的。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4. 為什么說周總理的一席話如同“綿里藏針”
“綿里藏針”形容柔中有剛,用在這里的是指周總理的回答看似平常,卻有力地諷刺了那群美國記者的話。
詞 目 綿里藏針
【拼音】 mián lǐ cáng zhēn
注釋 綿:絲綿。絲綿里面藏著針。形容柔中有剛。也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
出 處 元·石君寶《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剮皮割肉,綿里針剔髓挑筋?!?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當日說知心,綿里藏針。”
辨 誤 “綿”不能寫成“棉”。
事 例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好好我認真,我是綿里藏針,肚里容珠?!?br>用 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心很刻毒。
近義詞:不露鋒芒、笑里藏刀、外柔內剛、剛柔相濟,口蜜腹劍
反義詞:色厲內荏、心慈面軟
注意:中性詞
造句:他的字外表似乎很軟,骨干卻很硬朗,真是綿里藏針。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5. “綿里藏針”到底是貶義詞還是褒義詞
詞 目 綿里藏針 【中性詞】【拼音】 mián lǐ cáng zhēn注釋 綿:絲綿。絲綿里面藏著針。形容柔中有剛。也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出 處 元·石君寶《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剮皮割肉,綿里針剔髓挑筋?!?清·西周生《醒世姻緣傳》:“當日說知心,綿里藏針?!北?誤 “綿”不能寫成“棉”。事 例王朔《玩兒的就是心跳》:“好好我認真,我是綿里藏針,肚里容珠?!庇?法 作謂語、定語、狀語;指人心很刻毒。近義詞:不露鋒芒、笑里藏刀、外柔內剛、剛柔相濟,口蜜腹劍反義詞:色厲內荏、心慈面軟注意:中性詞造句:他的字外表似乎很軟,骨干卻很硬朗,真是綿里藏針。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6. 綿字下面一根針的成語
綿里藏針發音 mián lǐ cáng zhēn釋義 綿:絲棉。棉絮里面藏著針。形容柔中有剛。也比喻外貌和善,內心刻毒。出處 元·石君寶《曲江柳》第二折:“笑里刀剮皮割肉,綿里針剔髓挑筋?!笔纠?近義詞 笑里藏刀反義詞 劍拔弩張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7. 成語“綿里藏針”是稱贊哪個人物
綿里藏針”的原文叫“綿里鐵”,他是稱贊宋朝文學家蘇軾:書法好.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東坡)寫得一手好字.他的字外表似乎很軟,骨干卻很硬朗.他自己說:“我寫的字好比綿里鐵.”趙松雪(書畫家,宋朝人)在蘇軾的書法作品后面所題的《跋》里說:公自云:“余書如綿里鐵.”觀此書,外柔內剛,真所謂綿里鐵也.比喻外柔內剛,柔中有剛,就叫“綿里鐵”,為褒詞.可是后來,“綿里鐵”變作了“綿里針”,這就不是稱贊的意思了.如元曲《曲江池》(石君寶作):“笑里刀剮皮割肉,綿里針剔髓挑筋.” “綿里針”,也說作“綿里藏針”,形容表面裝和氣,而內心尖刻陰險的人.同“笑里刀”的意思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8. 成語“綿里藏針”的出處?
“綿里藏針”的原文叫“綿里鐵”,他是稱贊宋朝文學家蘇軾:書法好。 宋朝著名文學家蘇軾(東坡)寫得一手好字。他的字外表似乎很軟,骨干卻很硬朗。他自己說:“我寫的字好比綿里鐵?!壁w松雪(書畫家,宋朝人)在蘇軾的書法作品后面所題的《跋》里說:公自云:“余書如綿里鐵。”觀此書,外柔內剛,真所謂綿里鐵也。 比喻外柔內剛,柔中有剛,就叫“綿里鐵”,為褒詞。 可是后來,“綿里鐵”變作了“綿里針”,這就不是稱贊的意思了。如元曲《曲江池》(石君寶作):“笑里刀剮皮割肉,綿里針剔髓挑筋?!?“綿里針”,也說作“綿里藏針”,形容表面裝和氣,而內心尖刻陰險的人。同“笑里刀”的意思相仿。
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9. 綿里針的反義詞
綿里針 [mián lǐ zhēn] 沒有反義詞基本釋義 1.亦作“綿里針”。 2.比喻書法柔中有剛。百科釋義綿里針是一個漢語詞匯,意思是棉絮里面藏著針,形容柔中有剛。公益成語網:gyjslw.com
版權聲明:本文由公益成語網收集整理發布,如需轉載請注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