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長夜漫漫”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桓公派管仲去接陳國和曹國的軍隊聯合討伐宋國。管仲路上遇到了放牛娃寧戚,寧戚騎牛唱道:“生不逢堯與舜禪,短布單衣才至骭,從昏飯牛薄夜半,長夜漫漫何時旦。”齊桓公見他有學問就任他為大夫...
「笑容可掬」的成語故事和用法
三國時期,司馬懿率軍進攻蜀國街亭,諸葛亮派馬謖駐守失敗。司馬懿乘勝直逼西城,諸葛亮無兵迎敵,但沉著鎮定,大開城門,笑容可掬地坐在城樓上彈琴。司馬懿懷疑設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戰,趙云急忙趕回解圍...
成語故事“不知肉味”
春秋時期,孔子到齊國游學,他到郊外散步,他聽到一陣悅耳的音樂,就循聲走去,看見一個老人在樹林里演奏《韶》樂,悠揚的樂聲把孔子心中煩悶驅逐得一干二凈。以后的幾個月孔子一直陶醉在這音樂中,不知道吃肉的味道...
成語“黨同伐異”的故事
公元前141年,劉徹即位,史稱漢武帝。他當政的第二年就下一道詔書,命朝廷大臣和各地諸侯、郡守推賢良文學之士。詔書下達后不久,各地送來了一百多個有才學的讀書人。武帝命他們每人寫一篇怎樣治理國家的文章,其有有個名叫董仲舒的文章寫得不錯,武帝親自...
「指鹿為馬」的成語故事
秦二世時,丞相趙高野心勃勃,日夜盤算著要篡奪皇位??沙写蟪加卸嗌偃四苈犓麛[布,有多少人反對他,他心中沒底。于是,他想了一個辦法,準備試一試自己的威信,同時也可以摸清敢于反對他的人?! ∫惶焐铣瘯r,趙高讓人牽來一只鹿,滿臉堆笑地對秦二世說:...
「前危后則」相關的成語故事
晉朝時期,前秦國國王苻堅召集群臣飲酒,席間要求盡興而醉,并行酒令。以秘書監朱彤為正,秘書侍郎趙整應酒令作《酒德之歌》:“地列酒泉,天垂酒池,杜康妙識,儀狄先知。紂喪殷邦,桀傾夏國,由此言之,前危后則。”...
關于“摩肩接踵”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相國晏嬰奉命出使楚國,楚王存心侮辱他,不給他走正門,說齊國沒人就派這個矮人來。晏嬰說齊國街上的人摩肩接踵,揮汗成雨,揮袖成云。齊國的出使規矩就是無能的使臣只能去見無能的國君。楚王自取其辱,只好隆重接待。...
「千慮一失」的成語故事
春秋時期,齊國相國晏嬰為人正直為官清廉,生活非常儉樸。齊景公手下人親眼目睹晏嬰的貧困生活,就向齊景公匯報。齊景公派人送去千金給他接待賓客用。晏嬰百般推辭不受說“圣人千慮,必有一失; 愚人千慮,必有一得。”...
成語「高材捷足」的故事
楚漢相爭時期,劉邦與項羽爭奪王位一直不分勝負,韓信可以與他們三分鼎足,蒯通勸他說:“秦失其鹿,天下共逐之,只有高材捷足者先得之。”韓信卻選擇了幫助劉邦,結果被呂后騙進長樂宮殺害。韓信到臨死時才后悔沒聽蒯通的話...
成語故事“束之高閣”
庚翼是東晉人,他從小就有過人的才智和遠大的志向,作戰中屢立奇功,被封為都亭侯,官至征西將軍。與他同時代的殷浩也很有才能,而且長于高談闊論,20歲的時候,就出了名,后來做了揚州的刺史,不久又調任建武將軍,都督揚、豫、徐、兗、青五州的軍事,但是...